第391章 老朱掩面,大明16帝,代代有奇葩?

而后看到自己为后世昌隆奠定了根基,又舒缓了一些。

再看到文治武功可比汉唐时,他便立即转怒为笑了。

“太祖得国之正,千古罕有。”

“若是太祖知道朕有此功绩,当初势必会将大位传于朕!”

一念及此,朱棣再次有些郁郁寡欢。

奉天靖难,乃是他一生的污点,他极力在文治武功方面有所建树,建功立业。

就是想要将那个污点给遮盖住。

可是他发现,污点就是污点,即便是九层高台,也无法让那污点消失。

只能并存。

“唉!”

【说完这两位处在“大气层”的皇帝再来聊聊能力正常,并且在后世评价非常不错的三位皇帝。】

【分别是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佑樘。】

【这其中仁宗和宣宗是父子关系,他们在明成祖朱棣创造的良好基础之下缔造出了“仁宣之治”。】

【许多人可能对仁宣之治不甚了解事实上仁宣之治的情况,堪比汉朝着名的“文景之治”。】

【简单来说,这两位皇帝是着名的“守成之君”。】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超过位于“大气层”的那两位皇帝很难。】

【但是,却能够守住基业。】

【并且在自己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这类君主虽然“武治”不如前面的皇帝,但是“文治”还是非常靠谱的,深谙“中庸之道”。】

【《明史·孝宗纪》也评价说,明朝的16个皇帝中,除太祖、成祖之外。】

【值得称道的,只是仁宗、宣宗、孝宗三位。】

大明时空位面。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佑樘。

三人看到玄幕对自己的评价之后,顿时松了口气。

守成之君,能够守住祖宗基业,这已经算是莫大地肯定了。

岁月史书之中,能有几个人的名字留下?

不算闪耀但并未受到贬低,也便别无奢求了。

超越洪武与永乐,想也不想。

只要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那便是一个好皇帝。

数千年以来,能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明孝宗朱佑樘,作为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以其勤俭着称。】

【他在位期间,广纳谏言,对臣子表现出相当的宽厚。】

【即位之初,他不仅清除了许多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