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残酷制度也是减轻百姓压力的方式?古人:学到了

【了解完奥斯曼帝国血腥皇位继承制度的三个时期之后,我们现在来看最先的那个问题:奥斯曼帝国能够延续六百余年,是因为这一制度吗?】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觉得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

但绝不会仅仅是依靠这一制度。

奥斯曼帝国能拥有六百年国祚,必定还有其它的原因。

毕竟说实话,单靠这个简单粗暴的制度,即便有些用处。

可他也不认为,以此就能延长国祚了。

【先说说我个人的结论。】

【这一血腥皇位继承制度,确实对奥斯曼帝国延续六百年国祚有作用,但不是全部原因。】

【并且这种作用,还得分不同时期来看。】

【在“互相杀戮”时期与“屠兄杀弟时期,虽然残忍血腥,但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却是有着积极作用。】

看到视频最后这句话。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点了点头。

他们承认这句话的观点,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剩下的想必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首先是可以选出优秀的皇帝。】

【奥斯曼帝国这种残酷的继承制度,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优胜劣汰。】

【面对如此惨烈、不赢就要死的皇位争夺,奥斯曼帝国的皇子们肯定不敢摆烂。】

【他们必须要在地方上奋发图强,为夺位不断积累力量。】

【这就初步保证了奥斯曼这些皇子们的总体优秀。】

【然后再来一轮血腥争夺,优中选优,只有最有权谋、最有能力的皇子才能够成功。】

【这样选出来的皇帝,自然够强,而在古代皇权社会,当皇帝给力的时候这个国家大概率弱不了。】

【作为对比,华夏古代很多时候选拔继承人都不注重优胜劣汰,太过于平和,只参考嫡长子这一个条件。】

【这就导致历朝历代不少皇帝没有手腕,懦弱无能,带着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大明时空位面。

朱棣对玄幕所言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

他不否认,这类伴随残酷血腥争斗的皇位继承模式。

的确可以挑出能力顶尖的皇子。

但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比如国家激烈内斗损耗国家实力、绝嗣风险等等。

回望过往华夏王朝的历史,并非没有在“立长”与“立贤”之间徘徊过。

可最终,绝大多数王朝还是将“立长”定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