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次邀请慕容秋到自己的住所小聚,言谈间尽显对慕容秋才华的欣赏。
他跟他讲述大唐长安城的繁华,皇室的威严,暗示只要慕容秋愿意,将来在大唐朝廷中必有他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辅佐他开创盛世。
王崇文,太原王氏的子弟,为人精于心计,口才更是了得。
他善于从细微处着手,通过赠送珍贵书籍、提供学习资料等方式,试图建立与慕容秋的私人情谊。
他会巧妙地提及太原王氏在中原的深厚底蕴与广阔人脉,暗示慕容秋若能成为王家的门客,未来无论是在仕途还是学术上,都将获得无可比拟的助力。
他甚至暗示,王氏可以为慕容秋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超越西北王府的局限。
卢思明,范阳卢氏的代表,则秉持着君子之礼,行事光明磊落。他直接表达了对慕容秋学识的钦佩,并邀请慕容秋参与一些由卢氏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他着重强调卢家对人才的尊重与培养,承诺若慕容秋能加入卢氏的学派,不仅能获得丰富的资源,更能结交天下贤才,共同探讨治国安邦之道。
他甚至提出,卢氏可以引荐慕容秋进入翰林院深造,获取更高的学术地位。
而藏玛王子,则显得更为直接和霸道。他多次派人秘密接触慕容秋,言语间充满了诱惑与威胁。
他描绘了吐蕃王朝的广阔疆域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许诺慕容秋一旦归附,便可立刻获得显赫的爵位,成为吐蕃贵族,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他甚至暗示,西北王府的崛起不过是昙花一现,终将被强大的吐蕃王朝所吞噬,而慕容秋若能识时务,便可避免成为权力更迭的牺牲品。
面对各方势力给出的种种诱惑,慕容秋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克制。
他深知这些“橄榄枝”背后所代表的复杂利益与深重羁绊。他以“年龄还小,要以学业为重”为由,礼貌地婉拒了所有的邀请。
在他看来,这些来自旧世界的诱惑,无论是爵位、财富还是人脉,都像是一张张精美的捕兽网,看似华丽,实则限制了他的自由。
他所追求的,是能够真正掌握力量,改变世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他目前在西北王府看到了希望。
他看到王府通过“科技教义”改变了牧民的贫困生活,看到了热武器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强大的吐蕃大军,看到了“劳动积分制”和“土地股份制”如何让底层人民拥有了尊严和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