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要注意,我说的是情绪动态,当然潘世恩是有眼神和表情的表演的,但如果没有呼吸,这段就会像是在看一张张截图一样,而潘世恩这种变化的呼吸表演就让这一段活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存在,这段整体演的是不错的,挑不出毛病,也是一个正面例子。
俞洲的台词节奏和力量都挺好的,情绪的调动节奏都没有问题,准确有感染力。
周由也是我觉得演技不错的年轻演员,那作为对手演员给的反应也很好,眼神的变化是完全能够接住戏。
这两个演员在这部剧里有非常多细节的表演,我觉得是很值得说的,很有灵气。
那周由这边作为没有台词的反应方,他表演的重点是眼神,但其实是可以再带点呼吸的。
比如在俞洲说儿子的时候,在表情保持不动的情况下,用小一点的呼吸来表达震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其实周由在这段表演里,是有一点的,而且还是有节奏的,但可以再做的大一点,明显一点,会让周由这边,那种暗流涌动的感觉更饱满。
这两段的例子就是想说,这种微小的差别。
呼吸的表演本身就是隐隐的,暗戳戳的,有时候它是锦上添花,但更多的时候,它其实是必不可少的。
它更像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符合人物本身,也可以和人物完全相反。
比如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呼吸方式,就像每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不一样的。
通过呼吸演员能够塑造一个,完全符合角色性格的呼吸风格,然后在另外一些角色,他们的内心可能是被掩盖住的。
比如被复杂的社会面具所掩盖,那呼吸表演就可以帮助演员突破这个面具,展现角色内心最真实的一面。
所以我一直觉得呼吸,是可以让表演更加深刻,更加有质感的技巧。
所以表演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演员对自己身体的开发是很重要的一课,对于表演技巧的学习和理解,又是另外很重要的一课。
这些都需要你们通过常年累月的练习,下苦功去学习,理解,积累。”
说到这,大家都猜到,曾岑后面的话,应该又是那套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了。
许多人已经停下笔,觉得后面的话没有记录的必要。
他们都能背出来了。
“在我这里,一个演员演技不好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