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百名矿工遭废修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3313 字 18天前

雍城百姓在第七日的黄昏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景象。九名形容枯槁的身影出现在东门,他们衣衫褴褛,浑身是伤,丹田处的衣服塌陷,露出狰狞的黑洞,正是失踪多日的矿工队伍。

"是王大叔他们!" 曾在基地见过王二柱的农夫惊呼,手中的锄头哐当落地,"他们... 他们怎么变成这样了?"

消息像野火般传遍雍城。修士院的学徒们冲出大门,看到李铁牛萎缩的手掌时,有人当场呕吐;灵竭病患者聚集在街道两侧,看着与自己同样痛苦的矿工,发出此起彼伏的啜泣;连禁魔营的疯子都停止了嚎叫,对着九人的背影跪拜,仿佛在祭奠逝去的灵脉。

王二柱等人在血灵塔废墟前跪下,声音嘶哑却坚定:"我等无能,百名矿工仅剩九人,皆被崆峒派废去修为,请君上... 为我等做主!"

正在养伤的秦厉公闻讯冲出宫殿,定脉珠的裂纹在看到矿工的惨状时彻底崩碎。年轻君主踉跄着扶住王二柱,手指触到丹田的黑洞时,如遭雷击般后退:"云阳子... 虚谷子... 我秦与你们... 不共戴天!"

盘龙印记在厉公胸前爆发出最后的红光,却无法照亮矿工们的绝望。他下令将九人接入宫中疗伤,动用楚国送来的珍稀药材,却只能缓解表面的痛苦,丹田的黑洞依旧在吞噬着生机。

"君上..." 王二柱拉着厉公的衣袖,从怀中掏出一块沾血的布帛,上面是用指甲刻的血字,记录着废脉术的运转方式,"这是... 我们用命换来的... 或许... 或许能找到破解之法..."

厉公的眼泪滴在布帛上,与血迹融为一体:"你们的牺牲,秦国永世不忘。" 君主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绝,"崆峒派欠我们的,我必百倍奉还!"

九、仇恨的种子与传承

百名矿工的遭遇在雍城引发滔天怒火。修士院的学徒们自发组成 "复仇队",在血灵塔前立誓要血洗崆峒山;西戎狼骑的嚎叫声彻夜不息,阿柴磨亮的狼爪上刻着每个遇难矿工的名字;楚国派驻的芈启修士加速研究废脉术,清灵术的青光在密室中亮了七日夜。

王二柱等人成了活生生的教材。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配合芈启记录废脉术的反噬特征,狗剩甚至自愿尝试危险的 "以毒攻毒" 疗法,用少量饕餮煞气刺激黑洞,记录下每次反应。

"这里的金色虫豸怕煞气。" 狗剩忍着剧痛,指着丹田处的光带,"阿狼首领的煞灵术靠近时,它们会暂时蛰伏。"

这个发现让芈启的研究出现转机。楚国修士将清灵术与煞灵晶粉末结合,创造出 "蚀虫散",虽不能根治废脉术,却能让王二柱等人的痛苦减轻三成 —— 这微不足道的进展,成了黑暗中的一线微光。

秦厉公在探望时,发现王二柱正在教幸存的矿工识字。老矿工用树枝在地上写 "秦恨 崆峒" 三个大字,让每个人都跟着念,沙哑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像诅咒,又像誓言。

"君上..." 王二柱的身体日渐衰弱,说话都需停顿,"我们... 怕是... 等不到复仇那天了..." 老矿工从枕下摸出那半块煞灵晶,"这块... 留给... 有能为的人... 记住... 百名兄弟的血..."

厉公接过煞灵晶,触感冰凉如铁。他看着眼前九名形容枯槁的幸存者,看着城中因愤怒而沸腾的百姓,看着密室中彻夜不灭的清灵光,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怆涌上心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盘龙印记在此时彻底熄灭。厉公猛地咳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胸前的王纹:"你们放心。" 君主的声音带着死亡的气息,"就算我死了,秦国的复仇之火,也绝不会熄灭!"

这夜之后,秦厉公的身体急转直下。太医诊断后私下对嬴芮说:"君上的血窍已在怒火中受损,加上之前的伤势,怕是... 撑不过三月了。"

而王二柱等九名矿工,在将所有记录交给芈启后,陆续在睡梦中逝去。他们的尸体被安葬在血灵塔废墟旁,墓碑上没有名字,只刻着 "百名矿工" 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用煞灵晶粉末填充,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 这是仇恨的种子,也是传承的见证,等待着被复仇的火焰点燃。

十、最后的嘱托与铺垫

厉公在弥留之际,召来嬴拓、阿柴、芈启三位心腹。君主的呼吸微弱如游丝,却紧紧攥着王二柱留下的煞灵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废脉术... 记录... 都在... 那里..." 厉公的目光扫过三人,"破解之法... 或许在... 昆仑..." 他突然剧烈咳嗽,咳出的血溅在煞灵晶上,"百名矿工... 不能白死... 崆峒派... 必须... 灭门..."

嬴拓单膝跪地,独臂的袖子空荡荡地摆动:"臣定不负君上所托,就算血洗崆峒山,也要为矿工兄弟复仇!"

阿柴的狼瞳中燃烧着怒火,半狼形态在激动中若隐若现:"我族愿以全部狼骑为代价,踏平那狗屁洞天!"

芈启捧着记录废脉术的帛书,清灵术的青光在指尖闪烁:"臣已将研究成果送往楚国,联合江汉修士共同破解,总有一日能找到根治之法。"

厉公的眼神渐渐涣散,手中的煞灵晶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与血灵塔废墟的方向产生共鸣。君主的嘴唇翕动着,似乎在说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永远闭上了眼睛。

窗外的月光照亮了宫殿的角落,那里放着王二柱等人记录废脉术的帛书,最末页有一行小字,是狗剩用断指写的:"灵脉有灵,必佑秦土"—— 这行字,成了秦厉公含恨而终的最后注脚,也预示着秦国与崆峒派的恩怨,将在下一代君主手中,掀起更汹涌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