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见燕王意动,抛出更大的诱饵:“秦惠王说了,燕若脱离合纵,不再支援联军,秦愿与燕平分赵之云中灵脉。云中灵脉的‘烛龙衔烛’脉气您是知道的,滋养兽魂与修士灵力的效果远超玄冰灵脉,若能共享,燕国修士实力三年可增一倍。”他展开云中灵脉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最精纯的脉段,“秦只要其中五成,其余全归燕国,每年再赠固元丹千枚,如何?”
云中灵脉!燕王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那是赵国的命脉,脉气如《山海经》所载“光照千里”,燕国觊觎已久却始终无法染指。若能与秦平分,燕国的灵脉根基将彻底稳固,再无需依附合纵。他看向子之,眼中已露出心动之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上,不可!”主战派大臣跪地劝谏,“秦乃虎狼之国,张仪的连横之术向来是先予后取,今日许以灵脉,明日便会夺我辽东!合纵虽弱,却是燕唯一的屏障!”
“屏障?”张仪反驳道,“联军已退三十里,粮草尽毁,苏秦先生都自身难保,这样的屏障能挡得住秦军的祖巫变?王上若信外臣,可暂命燕军按兵不动,观望局势。若秦食言,燕再重回合纵不迟;若赵真有吞并之心,燕便可与秦联手,既保国土,又得灵脉,何乐而不为?”
子之立刻附和:“张先生所言有理!暂不发兵不等于背弃合纵,只是保存实力,王上可下密令,让乐毅将军的燕军在河西按兵不动,待局势明朗再做决定。”
燕王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云中灵脉的诱惑与对赵国的猜忌交织在一起,让他做出了决定:“好。张先生的提议,寡人应了。但燕秦盟约需立灵脉誓约,秦若背盟,灵脉反噬。”
“自然。”张仪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盟约文书,“王上签字后,外臣便将云中灵脉详图的核心部分奉上,固元丹与玄冰防御符即刻留下。”
燕王颤抖着在文书上按下灵力印记,玄冰殿的玉柱发出一声轻响,仿佛在为燕国的合纵之路敲响丧钟。张仪收起盟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王上英明,燕秦共赢的时代,从此开始。”
当日午后,一道密封的密令从蓟城发出,由燕国精锐修士护送,快马加鞭送往河西的燕军大营。密令以玄冰灵力封印,内容只有寥寥数语:“乐毅将军暂按兵不动,勿再支援联军,静观秦赵战局,待寡人后续指令。”送密令的修士不知道,他们的行踪早已被苏秦安插在蓟城的密探察觉,一道无形的情报网正随着密令的传递,悄然收紧。
张仪在蓟城停留一日,亲眼看着燕王将玄冰防御符布置在王宫,又命人清点固元丹分发给修士,才带着盟约文书启程返回秦国。临行前,他对子之道:“燕王的猜忌之心已起,只需再添一把火。可散布流言,说赵军在河西败退时,故意烧毁了燕军的部分粮草,加剧两军矛盾。”子之满口应承,送走张仪后,立刻按计行事。
河西东岸的联军大营,气氛愈发压抑。苏秦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对岸少梁城的方向,破阵剑的青光忽明忽暗——这是灵脉预警的征兆,预示着合纵联盟内部出现了裂痕。“苏代,”他对身旁的弟子道,“燕国的粮草与玄冰箭迟迟未到,派去催促的信使也没回音,你觉得不对劲吗?”
苏代脸色凝重:“弟子已收到蓟城传来的消息,说张仪近日出使燕国,还送去了不少固元丹与灵脉图。燕王召见张仪后,朝堂上主和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恐怕……”
“恐怕燕王动心了。”苏秦接过话茬,心中一阵刺痛。他转身走向燕军大营,“我去见乐毅将军,无论如何,必须让燕军继续参战,否则联军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