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韦权势受动摇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1927 字 17天前

这个处置虽未取吕不韦性命,却彻底剥夺了他的权力与地位,相当于将他流放。吕不韦叩首谢恩,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谢王上不杀之恩。”

消息传出,咸阳城震动。百姓们对这个结果议论纷纷,有的说吕不韦罪有应得,有的则感叹世事无常。而朝堂上的大臣们更是反应迅速,那些原本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官员,纷纷公开表态支持嬴政的决定,甚至主动揭发吕不韦的其他 “罪状”,生怕被牵连。

吕不韦离开咸阳的那天,天空阴沉,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乘坐着一辆简陋的马车,没有了往日的仪仗与随从,只有几名忠心耿耿的老仆跟随。沿途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曾经权倾朝野的文信侯,如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罪臣。

马车驶过咸阳城的灵脉结界时,吕不韦掀起窗帘,最后望了一眼这座他奋斗了半生的都城。结界的红金色光芒依旧璀璨,却再也照不进他心中的阴霾。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秦国的未来将由那位年轻的君王掌控,而他,只能在河南封地了此残生。

吕不韦的失势让朝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嬴政趁机提拔了一批年轻将领与文官,如昌平君、昌文君、李斯等,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团队。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或宗室旁支,没有强大的背景,对嬴政忠心耿耿,成为他推行新政的得力助手。

但权力的真空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吕不韦多年经营的势力网络瞬间崩塌,一些地方官员失去约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六国派驻秦国的密探趁机活动,收集情报,挑拨离间;更重要的是,灵脉营与军队的整合尚未完成,内部派系林立,指挥不畅,为秦国的边防埋下了隐患。

“王上,边境传来急报。” 内侍拿着竹简匆匆进入章台殿,脸色凝重,“韩国与魏国暗中勾结,派修士偷袭我边境灵脉矿场,驻守士兵伤亡惨重,矿场已被敌军占领。”

嬴政接过竹简,眉头紧锁。他知道列国一直觊觎秦国的灵脉资源,如今秦国发生内乱,吕不韦失势,朝堂动荡,他们果然趁机发难。韩国与魏国接壤秦国东境,两国的灵脉修士擅长奇门遁甲与阵法偷袭,战斗力不容小觑。

“传我命令,命蒙骜率军增援边境,务必夺回灵脉矿场。” 嬴政当机立断,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同时加强函谷关、武关等重要关隘的防御,防止六国联军趁机入侵。”

命令很快传往边境,但嬴政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秦国的内乱让六国看到了可乘之机,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边境酝酿。他必须尽快稳定朝堂,整合资源,做好应对列国联军的准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章台殿的龙椅上。嬴政站在殿外的回廊上,望着远处的天际线,那里是六国的方向。吕不韦的失势让他彻底掌控了秦国的权力,却也让秦国陷入了新的危机。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轻松,平定内乱只是第一步,应对外患才是对他真正的考验。

朝堂上的气氛依旧紧张,大臣们忙着处理吕不韦留下的烂摊子,整肃吏治,整合军队,修复灵脉枢纽。每个人都明白,秦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而嬴政,则在这风雨飘摇之中,展现出越来越成熟的帝王风范,以铁血手腕稳定着局面,等待着与六国一决雌雄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