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启灵院再添新功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2445 字 17天前

咸阳城东的启灵院笼罩在清晨的灵脉薄雾中,院中那棵三百年的 “文心树” 在晨光中舒展枝叶,叶片上的法家符文随灵力流动闪烁,如同无数跳动的金色字符。这棵据传由商鞅亲手栽种的古树,是启灵院的象征,它的根系与咸阳城地脉相连,见证了这座法家修士学院的兴衰荣辱。

“李信师兄,你的‘颠倒符’画得越发精妙了!” 一名身着青衫的少年修士捧着符纸,眼中满是崇拜。符纸上的奇门符文扭曲缠绕,却暗含 “阴阳逆转” 之理,正是李信在龙门矿场破敌时所用的关键符咒。

李信放下朱砂笔,指尖拂过符纸,符文瞬间亮起:“画符需心合法理,力随脉走。你看这‘禁’字符,需以法家‘明刑弼教’之意注入灵力,方能锁住邪术灵力。” 他拿起另一张符纸,上面绘制的 “镇灵符” 融合了《山海经》“玄龟镇煞” 之法,符纹如同龟甲纹路般层层叠叠。

自龙门之战凯旋后,李信已成为启灵院最年轻的教习。他身上的玄甲还带着战场的烟尘,却已站在讲台上,将实战经验融入符咒教学。台下的修士们听得聚精会神,这些大多来自关中寒门的少年,眼中闪烁着对知识与力量的渴望 —— 启灵院正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阶梯。

启灵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商鞅变法时期,最初是为培养懂灵脉术法的司法官员而设。历经数代发展,已形成 “法脉同修” 的独特体系:清晨研读《商君书》与《奇门遁甲》,正午在灵脉训练场修习术法,傍晚则在 “论法堂” 辩论法家要义与阵法变化。这种将律法思想与灵脉术法深度融合的模式,让启灵院培养的修士既能执法断案,又能上阵御敌。

“报 —— 王上驾临!” 院役的高声通报打破了晨课的宁静。李信与修士们连忙整理衣袍,快步迎至院门口。只见嬴政身着玄色常服,在昌平君、蒙骜等大臣的陪同下,正缓步走来,龙纹靴踏在青石板上,激起细微的灵力涟漪。

“弟子李信,率启灵院师生,恭迎王上!” 李信躬身行礼,身后的修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文心树叶片沙沙作响。

嬴政扶起李信,目光扫过院内的景象:左侧的 “演阵场” 上,几名修士正在演练 “法家八门阵”,阵旗上的 “法”“术”“势” 符文相互呼应;右侧的 “炼符房” 飘出朱砂与灵纸的清香,窗前晾晒的符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正中的论法堂门口,悬挂着商鞅手书的 “明法强秦” 匾额,匾额上的灵力与地脉相连,散发着厚重的威严。

“免礼。” 嬴政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仪,“朕今日来,一是看望诸位,二是兑现承诺 —— 启灵院扩建工程,即日起动工。”

修士们爆发出抑制不住的欢呼。嬴政笑着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新院选址城东三里,按‘九宫八卦’布局,增设‘灵脉实验室’‘异兽图鉴馆’‘战阵推演室’,从各地选拔的五百名新学员,三日后便会入院。” 他看向李信,“你在龙门之战中以‘颠倒符’破敌阵,又以‘固灵符’修复聚灵柱,功不可没。朕任命你为新院‘战阵教习’,协助院正管理教务。”

李信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再次躬身:“臣定不辱使命!”

蒙骜上前一步,指着演阵场的修士们:“王上请看,这些孩子虽年幼,却已能熟练运用金锁阵基础阵诀。启灵院的‘法脉同修’之法,实乃强秦良策。” 他想起龙门矿场那些年轻修士穿梭破阵的身影,心中对启灵院的未来充满期待。

嬴政走到演阵场边,看着修士们调整阵旗。一名十三岁的少年修士操控阵旗时灵力不稳,阵形出现破绽,顿时涨红了脸。嬴政却没有责备,反而拿起一面阵旗,亲自示范:“奇门遁甲的‘八门’,需与法家‘刑赏’结合 —— 休门藏生,生门藏赏,伤门藏刑,杜门藏禁,如此方能刚柔并济。”

少年修士看着王上手中的阵旗与自己的阵旗产生共鸣,瞬间领悟了关键,连忙调整灵力,阵形立刻稳固下来,符文光芒也明亮了几分。周围的修士们纷纷点头,将这堂 “帝王亲授” 的阵法课牢牢记在心中。

院正趁机呈上启灵院的功绩簿:“王上,自嫪毐叛乱以来,启灵院共派出修士三百余人,参与平叛十七次,修复灵脉节点二十九处,研制破邪符、锁灵钉等法器百余种,斩杀叛党修士七十余人。” 功绩簿上的每一页都盖着法家印鉴,旁边附着修士们的姓名与事迹,字迹工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