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民心支持,让清算行动从单纯的官府执法,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护法运动”,进一步巩固了秦法的群众基础,也让隐藏的吕党余孽和仙门修士无处遁形。
宗室震动心惶惶
清算风暴的席卷,也让秦国宗室成员陷入了恐慌。此前,部分宗室成员因不满秦法“分户令”“军功制”等削弱贵族特权的政策,曾与吕党暗中往来,或明或暗地支持过吕不韦的《驳法论》。如今吕党倒台,罪证确凿,他们生怕被牵连清算,整日提心吊胆。
在宗室聚居的“宗正府”内,宗室大臣嬴傒正召集几位核心成员议事。府中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烛火的光芒在众人脸上投下阴晴不定的影子。“诸位,如今清算令下,吕党余孽一个个被抓,听说连当年给吕相送过礼的小吏都被问罪了……”一名宗室子弟声音发颤,“我们当初……当初可是在朝堂上支持过‘杂家兼容’的说法,会不会被算成吕党余孽?”
嬴傒眉头紧锁,手中的青铜酒爵被捏得发白。他作为宗室领袖,曾公开质疑过秦法的严苛,甚至在吕党散布流言时保持沉默,虽未直接参与叛乱,却也难脱干系。“慌什么!”他强作镇定,“我们是宗室,是嬴氏血脉,陛下不会轻易动我们。”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毫无底气。下午刚收到消息,与宗室关系密切的少府监章邯因藏有仙门法器被收监,章邯曾多次代表宗室与吕不韦联络,难保不会供出宗室的态度。“要不……我们主动向陛下请罪?”另一位宗室老者提议,“就说当初是一时糊涂,被吕党蒙蔽,现在已知错了……”
嬴傒沉默不语,目光扫过众人惶恐的脸庞。他知道,主动请罪或许是唯一的出路。秦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等清算到头上,后果不堪设想。但作为宗室领袖,自请罪责又关乎宗室颜面,让他难以抉择。
府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夜色渐深,宗室成员们的焦虑却有增无减。他们能听到街上传来锐士巡逻的脚步声,每一步都像踩在自己的心上。这场席卷全城的清算风暴,显然不会绕过态度摇摆的宗室,而他们的命运,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见分晓。
嬴政定策谋长远
咸阳宫的夜灯下,嬴政正翻看廷尉府送来的清算简报。简报详细记录了已抓获的吕党成员数量、查获的罪证种类与数量,以及各地的清算进度。他的手指在“仙门法器”“勾结账册”等字眼上反复划过,眼中闪过冷冽的光芒。
“李斯,罪证已足,可昭告天下了。”嬴政放下简报,对侍立一旁的李斯道,“拟一道诏书,详述吕党与仙门勾结的罪状,附上查获的账册、法器清单与密信抄本,张贴于全国各郡县,让天下人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臣遵旨。”李斯躬身应道。
嬴政又看向蒙恬:“蒙恬,你率锐士修士,根据账册与名单,即刻查封仙门在秦的所有道场、灵脉据点,抓捕潜伏的仙门修士,与吕党余孽一并审问。”
“臣遵旨!”蒙恬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最后,嬴政的目光落在宗室的名字上,这些名字出现在各地的“态度摇摆者”记录中。他沉吟片刻,对韩非子道:“宗室虽未直接参与叛乱,但态度摇摆,曾助纣为虐。你拟一道谕令,召宗室核心成员入宫议事,朕要亲自敲打他们。”
韩非子明白,这是清算的最后一步——整顿宗室,确保法统稳固。他躬身道:“臣这就去拟谕令。”
夜风吹过咸阳宫的檐角,带来远处街市的喧嚣。这场清算风暴不仅清除了吕党余孽,证实了仙门勾结,更震慑了所有潜在的反对势力。廷尉府的罪证阁内,灯光通明,官吏们仍在清点罪证,为即将到来的公开审判做准备;宗室府中,嬴傒等人辗转难眠,等待着命运的裁决;而咸阳宫的灯火下,嬴政正看着墙上的秦国地图,目光坚定——清算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秦法能真正一统天下,为了“法统归一”的理念能深入人心。这场风暴过后,秦国将迎来一个更加稳固的法统新时代,而宗室的态度,将是这个新时代到来前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