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锤定音惊四座,阴魂不散见故人!

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几乎要将明伦堂的屋顶掀翻。

这股声浪,不再是单纯的叫好,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无数被压抑许久的寒门学子,在此刻找到了他们的出口,找到了他们的声音。

王景辉与赵子岳,在这股声浪的冲击下,面如死灰。

他们像两条被打断了脊梁的丧家之犬,在一众世家子弟同样惊恐、怨毒的簇拥下,灰溜溜地从侧门退走,连一句场面话都不敢留下。

陈山长须发戟张,满面红光,他快步走下高台,来到林凡面前,用力拍了拍林凡的肩膀。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道尽了他胸中的万千感慨。

“林凡,你今日,不只是为你自己正名,更是为我青州所有寒窗苦读的学子,争了一口气!”

他身后的几位老儒也围了上来,一个个看着林凡,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大道归一,真理不孤,说得好啊!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胸襟和见地!”

“以禁书构陷,其心可诛!此等败类,必须严惩,以正文风!”

林凡对着几位老先生躬身一揖。

“山长与各位先生谬赞了。学生只是不愿圣贤学问,被宵小之辈肆意曲解,玷污了其本来面目。”

他手中的《百工杂谈》,被他用衣袖仔细地擦拭干净,动作郑重。

这本书,不该是阴谋的道具,它理应被摆在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案头。

陈山长看着那本书,神情复杂。

“此书,老夫会亲自上呈知府大人,并奏请朝廷,为其正名。”

他看着林凡,郑重其事。

“今日之事,赵家王家绝不会善罢甘休。你在府城之中,万事要多加小心。若有难处,可随时来府学寻我。”

“学生明白,多谢山长提点。”

林凡再次行礼。

他知道,明伦堂的辩论结束了,但真正的争斗,或许才刚刚开始。

当他走出明伦堂时,外面的天光正好。

等候在外的寒门学子们,自发地向两边退开,让出一条通路。

他们看着林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激。

没有喧哗,却比任何喧哗都更有力量。

林凡抱着那本《百工杂谈》,走在这条安静的通路中,对着两旁的学子,一一颔首致意。

他走得很慢,感受着这些最质朴、最真诚的意念。

这便是他的“地”,他的根基。

……

回到下榻的客栈,关上房门,外界的喧嚣被彻底隔绝。

林凡将那本《百工杂谈》轻轻放在桌上,却没有立刻去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