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青天交印传真经,铁匠村官担大任!

官道尽头,那辆不起眼的马车,终究化作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天际线上。

青阳县的城门口,山呼海啸般的送别声渐渐平息,可那股汇聚起来的热烈情绪,却久久没有散去。

成百上千的百姓依旧站在原地,许多人还在低声地,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着那首诗。

“耕读二字刻心头,一犁一册解民忧……”

那质朴的诗句,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对未来的惶恐,都化作了沉甸甸的期盼。

王铁柱站在人群的最前方,像一尊铁塔。

他那双长年握锤,布满老茧的大手,正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捧着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

纸张很轻,可在他的手里,却比他打过的任何一块铁锭都要重。

他感觉自己捧着的不是诗,是林案首临走前,亲手交到他手里的印,是整个青阳县所有泥腿子的念想。

县衙的台阶上,王丞哲负手而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那张惯于沉稳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感慨。

林凡这一走,看似是把一个巨大的包袱甩给了他这个县令。

可他又用一首诗,将这个包袱,化作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能推动青阳县滚滚向前的巨大力量。

他走了,却又好像无处不在。

“来人。”王丞哲收回视线,声音恢复了县令的威严。

“去,将格物社的王铁柱、农商社的钱德发、护卫队的张三丰,还有学院新任的李夫子,都请到后堂来。”

衙役领命而去。

百姓们看到衙役径直走向王铁柱等人,都自觉地让开了一条路,眼神里充满了郑重。

他们隐隐感觉到,一场决定青阳县未来的交接,即将开始。

……

县衙后堂。

还是那间书房,还是那尊兽首铜炉,檀香的味道,却似乎比往日更加肃穆。

王铁柱、钱德发、张三丰,以及一位须发花白的老秀才李夫子,四人局促地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是平头百姓,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被县令大人如此郑重地请到这后堂议事。

王丞哲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站在一张沙盘前。

那沙盘上,是整个青阳县的地形图,田地、河流、村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转过身,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

“林凡走了。”

“他去省城,是为我们青阳县,去争一个更大的前程。我们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

“今日请各位来,不是本官要给你们下什么命令,而是要将林凡留下来的摊子,明明白白地交到你们手上,让它转得更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