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林解元下乡,文气开荒惊世!

提学道衙门前,林凡手持那份分量十足的手令,清晨的阳光将朱红官印映得刺眼。

消息长了翅膀,比他本人走得更快。

半个时辰之内,“青州解元林凡,得提学道周大人青眼,授监察之权,彻查龙泉河水患”的消息,便如一颗石子投入金陵城的池塘,激起千层浪。

王府之内,价值连城的琉璃盏被狠狠掼在地上,碎裂声清脆刺耳。

王公子面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

“监察之权?周学道他疯了吗!一个黄口小儿,一个刚中举的解元,他凭什么!”

一旁的张维明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原以为,林凡不过是才华出众的寒门学子,只要稍加打压,便能让他寸步难行。

可谁能想到,对方竟一步登天,直接搭上了提学道这条线,还拿到了如此要命的实权。

这道手令,不只是护身符,更是一把悬在金陵城西所有相关人等头顶的利剑。

平安小筑。

老张看着林凡带回来的手令,激动得手足无措,围着林凡团团转。

“公子,这……这可是监察之职啊!您……您这是要做大官了!”

林凡将手令仔细收好,神情却不见多少得意。

他看向老张,平静地吩咐:“老张,去把李明、陈浩、赵峰三位兄台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李明三人匆匆赶到,脸上还带着未曾消散的震惊与喜悦。

“林兄!我们都听说了!恭喜林兄得周大人赏识!”陈浩一进门便拱手道贺。

林凡摆了摆手,请三人坐下,开门见山。

“三位兄台,周大人的手令,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我此去龙泉河,并非只为查案。”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龙泉河水患,根子在河,病症却在人,在田。我想借此机会,在龙泉河沿岸寻一处村县,推行‘文道助农’之法,将‘格物致知’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李明三人听得心神摇曳。

他们昨日还在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今日林凡便要带着他们去做这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事。

“我等愿随林兄同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明率先起身,语气斩钉截铁。

陈浩与赵峰也立刻站起,神情激动。

林凡要的就是这股劲。

他知道,孤身一人,纵有天大本事也难成事。

他需要帮手,更需要能将他的理念传播出去的火种。

次日,一辆朴素的马车驶出金陵城西门。

车上没有官府仪仗,只有林凡与李明等四人,以及一些简单的行囊和几箱书籍图纸。

他们此行的第一站,并非直奔龙泉河上游,而是位于中下游,受水患影响最深的一个县城——石桥县。

马车行至石桥县地界,景象便愈发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