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你之宏愿,‘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朕深以为然。”
他缓缓起身,走出龙椅。
“你对儒家经典,文道本质,又有何见解?”
乾元帝继续考校。
林凡面色肃穆。
“回禀陛下,臣以为,儒家经典,乃是治国之本,修身之源。”
他阐述着自己的文道观。
“但经典不可泥古不化,当随时代而变迁。”
“文道本质,在于‘明道’。”
“明何道?明天下之大道,明百姓之生道。”
“文者,当以笔为刃,剖析时弊。”
“以文为光,照亮民心。”
“以文为鼎,铸就太平。”
“此乃臣之文道,亦是臣之信仰。”
林凡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
震彻了整个金銮殿。
他的文道,超越了传统的束缚。
充满了对黎民苍生的悲悯,对国家社稷的担当。
乾元帝走到林凡身前。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林凡的肩膀。
“好一个‘明道’。”
他的声音,充满了赞许。
“林凡,你没有让朕失望。”
乾元帝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那把,可以打破世家垄断的刀。
殿内百官,无不低头。
他们看向林凡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这位寒门会元,凭借一己之力。
在帝王面前,展现出了经天纬地之才。
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乾元帝转过身,重新回到龙椅上。
“林凡,你之才华,朕已知晓。”
他目光扫视群臣。
“你且先回俊才馆,等待朕的旨意。”
林凡再次躬身行礼。
“臣,遵旨。”
他缓缓退出金銮殿。
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有力。
殿外阳光明媚。
林凡只觉文海之中,民心文气沸腾。
与帝王文气交织,却又相互独立。
这股力量,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文道。
而金銮殿内。
乾元帝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林凡离去的方向。
“赵高。”
他轻声唤道。
“传朕旨意,昭阳公主,入宫觐见。”
赵高心中一凛。
他知道,陛下这是要开始,真正地重用林凡了。
而林凡的才华,将如何影响大乾朝政?
这场君臣对答,仅仅是一个开始。
林凡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