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紧急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医护人员全流程融入战场救护链路,参与伤员搜救、检伤分类、重症伤员急救复苏等联合救治任务。宋墨涵作为康复专家,主要负责创伤后脊柱、神经损伤的评估和固定,防止二次伤害。

泥泞的山路异常难行,雨水模糊了视线。宋墨涵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顾锦城进行步态训练时坚毅的表情。他那句“我等你”在耳边回响,成为支撑她前行的力量。

经过数小时艰难跋涉,终于抵达凤台村。眼前景象令人揪心:泥石流冲毁了半数房屋,幸存者们聚集在高处,眼神空洞。临时医疗点设在相对完好的村小学内,伤员源源不断被送来。

宋墨涵立刻投入工作。她凭借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冷静,处理着各种复杂的伤情。一位被坍塌房屋压砸导致脊柱损伤的老人,经过她的科学固定和初步处理,疼痛明显缓解。

“谢谢您,医生。”老人虚弱地说。

宋墨涵轻轻摇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救援工作进行到第三天,宋墨涵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四十小时。深夜,她终于有机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稍作休息。雨水敲打帐篷的声音不绝于耳,她拿出手机,发现竟有一格微弱的信号。

她立刻编写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安,勿念。”收件人是顾锦城。

几乎同时,手机震动,竟是顾锦城发来的信息:“一切可好?我今日已能扶墙行走十步。”文字后附着一张照片——昏暗的灯光下,他扶着墙壁站立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却异常坚定。

宋墨涵眼眶发热,回复道:“为你骄傲。救援顺利,勿忧。”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康复中心,顾锦城正盯着手机屏幕,直到收到她的回复,紧绷的神情才略微放松。他将手机贴在胸口,仿佛这样能离她更近一些。

“宋医生,有新伤员!”帐篷外传来呼喊。

宋墨涵立刻收起手机,重新披上白大褂。临时医疗点里,几位参与救援的战士因二次滑坡受伤,其中一人左腿被石块压砸,可能伴有神经损伤。

宋墨涵蹲下身,仔细检查伤员的腿部和足部运动感觉功能。“能动一下脚趾吗?有感觉吗?”她专业而温和地问道。

“伤情评估快捷高效,能为战创伤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在战场或灾害救援中,早期专业干预至关重要。

处理完伤员,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宋墨涵毫无睡意,她想着顾锦城发来的照片,心中充满复杂的情绪——既有为他康复进展感到的喜悦,也有不能陪伴他身边的遗憾,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

救援进行到第五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余震导致救援区域一侧山体再次滑坡,虽未直接冲击医疗点,但刚恢复不久的通讯彻底中断。

消息传回康复中心,虽然公开信息只是“通讯受阻”,但顾锦城从工作人员凝重的表情和零碎的信息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心理辅导室内,顾锦城第一次在陆文轩面前失控,拳头狠狠砸在墙上,骨节泛白:“我应该在那里的!我他妈就不该让她一个人去!”

无力感像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这种无力,比他当年在战场上负伤时更加强烈——至少那时,他还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还能与战友并肩作战。

陆文轩没有阻止他,任由他发泄,然后才缓缓开口:“锦城,你相信墨涵的专业能力吗?”

“当然相信!”顾锦城毫不犹豫。

“那你是否相信,她和你一样,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陆文轩平静地追问。

顾锦城沉默了。他太了解了,那种面对危险时的责任感和信念感。正是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彼此吸引。

“真正的信任,是即使无法掌控局面,也相信对方能够应对。”陆文轩轻声道,“这也是爱的一部分。”

顾锦城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轮椅。是的,他相信宋墨涵,就像她相信他一定能重新站起来一样。

焦灼等待了三十多个小时后,终于传来了通讯恢复、救援队伍全员安全的消息。顾锦城悬着的心才重重落下,整个人仿佛虚脱般靠在轮椅上。

---

在救援工作中,宋墨涵结识了当地女民兵连长何卫红。这位三十五岁的女性在灾难中失去了家园,却始终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宋医生,又送来一位伤员,被落石砸中背部。”何卫红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她协助将伤员平稳抬上临时诊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