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雨夜急诊

宋墨涵迅速戴上无菌手套,动作没有丝毫迟滞。她俯身,冷静地检查着伤员的伤口和生命体征,手指在伤处快速而精准地探查。“准备紧急清创,静脉滴注甘露醇降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刻联系CT室,绿色通道,做好急诊开颅手术准备!通知血库,备足O型血!”她的声音清晰、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像一根骤然投入沸水中的定海神针,瞬间让周围慌乱的气氛得到了一丝控制和方向。

她全神贯注地投入抢救,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与尚未干透的雨水混在一起。此刻,她不是顾锦城的未婚妻,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她只是一名战士,一名在与死神进行无声却激烈角逐的医生,她的武器是手中的手术器械,她的阵地是这张抢救床。

与此同时,顾锦城的病房内,气氛同样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加强基地所有出入口的警戒级别,特别是医疗区,增派双岗,严格核查所有进出人员身份。”顾锦城对林曦下达指令,声音不高,却带着铁一般的分量,“联系高朗,用最高密级频道。告诉他,我要‘秃鹫’以及所有已知关联势力,最近三个月内所有的动向分析,哪怕是未经证实的传闻、最细微的异常,我都要知道!”

“是!队长!”林曦立正领命。

顾锦城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以我的名义,向作战指挥部提交一份紧急风险预警报告,重点说明此次袭击中出现的‘模仿者’特征及其潜在威胁。建议加强边境所有巡逻小队的装备和预警能力。”

“明白!”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雨声未歇,反而更添急促,仿佛在为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敲打着令人心焦的节拍。

将近两个小时后,抢救室的门终于再次打开。宋墨涵拖着几乎虚脱的身体走了出来,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微微喘息。她摘下的口罩在她苍白疲惫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浅蓝色的手术服前襟,沾染着点点已经变为暗褐色的血渍。她闭着眼,长而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但紧抿的唇角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弧度。

一直守在走廊拐角阴影处,由林曦搀扶着的顾锦城,缓缓走了过来。他的动作因腹部的伤口而显得有些僵硬迟缓,但每一步都迈得沉稳,目光始终牢牢锁在墙边那个纤细却坚韧的身影上。

“情况如何?”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和关切。

宋墨涵闻声抬起头,看到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那惊讶便化为了淡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意,驱散了些许她眉宇间的倦色。“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了,颅内有活动性出血形成的血肿,压迫到了重要功能区,已经做了紧急处理,但必须马上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手术……由我来主刀。”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面对如此危重的伤员,她没有退缩的余地,也没有将责任推给他人的打算。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的信念。

顾锦城深深地看着她,看到了她眼底浓得化不开的疲惫,看到了她手术服上刺目的血渍,更看到了那疲惫之下不容撼动的专业、担当与勇气。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不是温柔的抚摸,而是带着力量和温度,郑重地拍了拍她的手臂。这是一个属于战友之间、带着千钧重量信任的动作。

“需要任何支持,无论是人员、器械还是药品,直接告诉林曦,他会全力协调。”他没有说“小心”或“注意身体”之类苍白无力的话,那些在此刻都显得轻飘。他给予的,是无条件的、最坚实的支持和信任。

“嗯。”宋墨涵点头,目光与他交汇,千言万语都在这一眼之中。

然而,这份劫后余生般的默契与温情,很快便被打破。

一个穿着军用雨衣、身材高大挺拔如松的陌生军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走廊另一端匆匆走来。雨水顺着他的雨衣下摆滴落,在地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水渍。他肩章上的星徽显示他的级别不低,径直走到顾锦城面前,站定,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如同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