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状态初步恢复。疲劳度降低至可接受范围。”他报告道,声音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沉稳力度,“请求下一步行动指示。是否尝试对信息流进行主动交互?例如,使用标准接触协议或发送基础数学概念?”
宋墨涵立刻将目光投向秦嵘和周启明。
秦嵘沉吟片刻,谨慎地回应:“信息流的主动交互性质完全未知,风险等级无法评估。在未完成基础解析前,贸然刺激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能量场再次失控。建议优先完成对圆形平台周边五十米半径内的环境安全确认,并寻找任何可能与信息流产生、控制相关的物理线索或其他隐藏出入口。我们需要更多拼图。”
周启明的数据支持紧随其后:“附议。根据能量场活跃度衰减曲线模型预测,该信息流结构的稳定输出状态预计可持续四至六小时。时间窗口尚属充裕,不建议在风险收益比不明的情况下采取激进策略。优先进行环境数据采集与建模。”
宋墨涵综合各方意见,迅速做出决断,她的声音通过频道清晰传来:“锦城,优先级变更。放弃首次接触尝试。重复,暂不与信息流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交互。你的新任务是,对圆形平台周边五十米半径,进行细致勘察,寻找任何异常结构、符号刻痕、能量残留迹象或可能的次级通道。保持通讯频道绝对畅通,任何生理或感知上的异常,无论多么细微,必须立即报告。”
“明白。执行勘察任务。”顾锦城没有丝毫犹豫,战术手电的强光光柱再次如利剑般划破核心区的浓重黑暗,他开始以幽蓝平台为中心,迈着稳健而警惕的步伐,进行系统性的勘察。他的身影在巨大而残破的遗迹结构中移动,仿佛孤独的航行者探索着被时光遗忘的彼岸。
主控室内,宋墨涵看着屏幕上那个重新投入任务、在幽蓝光芒映照下如同孤峰般坚定前行的背影,轻轻舒了一口气,但目光依旧如同最忠诚的卫星,紧紧锁定着他的一切数据。她知道,危机只是暂时潜伏,前方的未知依然深不可测,而那所谓的“精神烙印”,如同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再次引发风暴。
他,为了任务与守护的承诺,将内心的恐惧与旧日的伤痛死死压在心底,以钢铁之姿,沉默地对抗着一切内外的风险。
她,为了他与肩负的使命,将无尽的担忧与刻骨的柔情凝于指尖与屏幕之前,用最专业的学识与最坚韧的无声守候,为他构筑起一道看不见却最坚实的生命防线。
在这极端环境与冰冷数据交织的生死战场上,他们的爱情,无需轰轰烈烈的宣言,早已融入每一次心跳的共振,每一次呼吸的同步,与每一次跨越生死界限的、绝对信任的守护之中。这守护,此刻化作了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化作了频道里清晰的医嘱,也化作了黑暗中,他明知危险却依然向前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