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那头,是沉重的、带着剧烈挣扎的喘息声,仿佛一头被困的野兽。顾锦城似乎想反驳,想坚持,但最终,那挣扎只化为一个短促而模糊、却代表着绝对服从的音节:“…是…”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他们明白,宋墨涵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跨越星海的远程急救。她无法触碰他,无法使用任何实体仪器,唯一能依赖的,是她对他身体状况的精确理解、顶尖的医学知识,以及他们之间在无数次模拟训练和实战配合中建立起来的、超越常规的深刻信任与默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墨涵紧盯着心电遥测屏幕上那不规则、时而停顿的跳动曲线,仿佛在与死神争夺着节奏。她继续用稳定而清晰的声音引导,如同在为一个濒危的灵魂进行一场纯粹依靠听觉的心肺复苏:“很好。现在,调整你的呼吸,跟随我的指令:深吸——缓慢呼出——对,就是这样,不要急。感受胸腔的扩张,感受氧气进入血液,感受心脏在每一次舒张收缩中泵送血液。忽略所有外界的干扰,遗忘遗迹,遗忘任务,你的世界里,现在只有你的心跳,和我的声音。”
她的语调平稳如水,带着一种奇异的、能抚慰灵魂的安抚力量,仿佛一道温暖的溪流,试图浸润、抚平那被狂暴能量撕裂的神经末梢。她没有再提“诗”,没有提“烙印”,没有提任何任务相关,只聚焦于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命延续信号。
“回想…地面…阳光…”顾锦城的声音极其微弱,几乎被电流的杂音淹没,但他确实在努力回应她的引导,试图抓住那根由她抛出的、连接疯狂异星与现实自我的唯一绳索。
“对,想想阳光,不是模拟的,是真正的、地球的太阳。”宋墨涵立刻接上,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引导着他构建稳定、温暖的精神图景,“想想基地后面那片你偷偷带我去过的、长满雏菊的山坡。风是暖的,带着青草和泥土被晒过的味道,你能感觉到光斑透过眼皮的暖意…”
时间在宋墨涵一声声沉稳的引导,和顾锦城逐渐从混乱趋于规律的呼吸声中缓慢流淌。屏幕上,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窦性停搏间隔开始缩短,出现频率明显下降。虽然心率依然偏快,神经同步率也依旧顽固地停留在高位,但那条最危险的、指向生理性崩溃的曲线,趋势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扭转、暂时遏制住了。
林枫站在对接缓冲区的隔离门外,通过内部通讯频道清晰地听着指挥中心传来的一切。这位以铁血冷静着称的副队长,刚毅的脸上神色复杂。他见识过无数在枪林弹雨中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战地硬汉,也处理过各种因极端环境导致的心理应激案例,但像宋墨涵这样,在如此绝境之下,能如此精准、冷静又充满内在力量地进行远程心理干预和生理调控,如同一位在无形战线上执刀的神级外科医生,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不仅需要顶尖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与干预对象之间达到极致的信任与灵魂层面的默契。他心中对这位平日里看起来有些疏离、专注于数据的宋主任,油然生出一股混合着钦佩与感激的敬意。
赵峻将军紧绷的下颌线也几不可查地松弛了半分。他看向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人的意志与智慧都化作光芒聚焦于通讯频道的宋墨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庆幸。这个年轻的医生,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近乎不可能的绝境中,为顾锦城,也为整个寄托了人类未来希望的“方舟计划”,硬生生抢下了一线至关重要的生机。
漫长的、仿佛凝固的十几分钟后,顾锦城的心律终于稳定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虽然依旧偏快但不再有长间歇的水平。与此同时,令人稍感安慰的是,通讯干扰似乎也减弱了一些,他的声音虽然依旧沙哑疲惫,但吐字清晰了不少:
“基地…干扰…出现周期性衰减…我可能…有几分钟…相对清晰的通讯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