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科研团队面临新的挑战

“我知道你能承受,”宋墨涵转头看向他,防护面罩下的眼神柔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但我不需要你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什么。你的健康与完整,比任何实验数据都重要。”

这句话,如同最坚韧的丝线,将两人紧紧缠绕。他交付她绝对的信任与守护他的权柄,她便回以毫无保留的庇护与坚持。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冰冷的实验室里流淌。

研究在谨慎中缓慢推进。期间,基地副总指挥官赵将军亲自来到“蜂巢”观察。这位以铁腕和务实着称的老将军,在详细听取了项目进展和遇到的困境汇报后,目光锐利地看向宋墨涵:“宋医生,我充分理解并赞赏你的谨慎。但是,基地也需要答案,而且是尽快。根据外围监测站报告,那座远古遗迹的辐射活性和能量波动水平正在缓慢而持续地增强,我们时间有限。你需要多久才能给出一个初步的风险评估和可行性报告?”

“将军,”宋墨涵站得笔直,不卑不亢地回应,目光坦然,“科学需要时间,尤其是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我不能,也绝不会给您一个不负责任的、确切的时间表。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和我的团队会竭尽全力,在确保顾锦城队长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揭开谜底,为基地决策提供依据。”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清晰而坚定地补充道:“同时,我在此正式请求基地,批准我和顾锦城队长的军婚申请。”

赵将军显然有些意外,花白的眉毛微微挑起,目光转向隔离舱内的顾锦城。顾锦城似乎早有准备,他挣扎着,用尽力气坐直身体,尽管动作因虚弱而略显迟缓,却依旧带着军人融入骨血的铮铮铁骨,对着观察窗的方向,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

赵将军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幕,目光在宋墨涵的坚定和顾锦城的决然之间来回扫视,那锐利的眼神中带着审慎的权衡,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在这种特殊时期提交申请,你们应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批准,你们的关系将不再是个人隐私,而是正式纳入基地最高管理序列,未来任何一方的任务安排、状态评估、乃至潜在风险,都将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前途乃至人身自由。”

“我们明白。”宋墨涵和顾锦城异口同声,声音透过通讯器,清晰地、毫无犹豫地传达到观察室。

赵将军深深看了他们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一切表象,最终,他点了点头:“申请我会亲自过问,并提交最高委员会审议。宋医生,这里就交给你了。”

将军的离开让研究团队承受的外部压力稍减。而军婚申请的正式提交,仿佛在冰冷严谨、充满金属与能量气息的科研环境中,投入了一颗温暖而坚定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悄然荡漾在两人心间,为这未知的征程增添了一抹人性的暖色。

夜深人静,大部分研究员已轮换休息,只有自动监测设备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行,发出细微的嗡鸣。宋墨涵选择留在观察室,借着夜晚的宁静,仔细核对、分析白天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试图从中找出被忽略的线索。隔离舱内,顾锦城在助眠药物的作用下沉沉睡去。

突然,生命监护仪发出一声轻微却尖锐的警示音。宋墨涵立刻从数据海中抬头,只见主屏幕上显示顾锦城的脑波活动曲线陡然变得异常活跃且杂乱,类似于深度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期,但强度远超常态。更令人心惊的是,代表能量烙印波动的幽蓝色曲线,竟与他混乱的脑波产生了前所未有高度的同步,甚至隐隐呈现出一种……引导和驱动的趋势!

宋墨涵心头一紧,立刻启动低级别的紧急预案,通知了值守的医疗小组待命,同时 herself 则紧紧盯着屏幕上海量跳跃的数据流,生怕错过任何细节。隔离舱内,顾锦城的眉头紧紧锁住,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变得急促而不规则,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床单,仿佛正在经历一场极其逼真甚至充满痛苦的梦境。是烙印在影响他的梦境?还是在通过梦境这种潜意识活跃的状态,试图传递某种信息?

小主,

她立刻接通了安德森博士和周晴的紧急通讯线路。三人远程连线,紧张地记录、分析着这首次出现的、自然发生的“意识交互”现象,试图从中捕捉规律。

几分钟后,顾锦城猛地从梦中惊醒,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残留着一丝未散的惊悸与深沉的困惑,仿佛还未完全从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