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共生试炼:危机应对

宋墨涵心领神会,立刻用力握紧顾锦城骤然绷紧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声音却依旧沉稳有力:“看着我,锦城!看着我!想想我们约定好的,等你好了,一起去看看你种在宿舍楼顶的那盆波斯菊,你说它今年开得特别好,金灿灿的,像个小太阳。”

顾锦城急促的呼吸如同破旧的风箱,他猛地睁开眼,瞳孔深处还残留着痛苦的余烬,却牢牢地聚焦于宋墨涵坚定而温柔的眼眸。那双眼,像是最稳固的灯塔,指引着他脱离意识的风暴。混乱的脑波慢慢回归平稳。而那X印记,在宋墨涵强大的、稳定的“情感锚点”能量影响下,也仿佛被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安抚,混乱的波纹逐渐理顺,重新回到了观察模式。

这一幕,让所有观察者都脊背发凉。它清晰地表明,X印记对负面情绪的耐受度极低,且其反应并非被动承受,而是可能主动反击,危险性远超预估。宋墨涵的“情感锚点”作用,在此刻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她不仅是唤醒顾锦城的钥匙,更是稳定这脆弱共生关系的“定海神针”。

小主,

新锐的视角与理论的深化

就在这时,指挥部引入的关键人物——秦薇,开始了她更深入的分析。这位年仅二十八岁却已在神经链接与意识场领域崭露头角的天才科学家,身材娇小,总是一身利落的白大褂,眼神锐利如手术刀,思维跳跃极快,往往能直指问题核心。

“顾队长,宋医生,”秦薇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和冷静,“根据第一阶段的数据,X印记的学习能力远超我们最初的建模。它不仅仅是在‘记录’情感数据,更像是在高速‘解构’情感产生的神经化学习模式、能量图谱,并尝试在其内部进行‘重构’。我怀疑,它的最终目的可能不仅仅是模仿,而是……理解并掌握人类情感作为一种更高效的‘交互工具’或某种未知‘精神能量’的本质。”

她调出了一组极其复杂的能量谱流图,指着几个关键节点:“看这里,当宋医生传递高度信任与依赖时,X印记不仅同步,其能量结构内部甚至出现了微弱的、类似‘多巴胺内源性奖励机制’的谐波反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初级的……情感内化与价值判断的形成。”

这个消息让隔离舱内外的气氛更加凝重。一个在学习、内化并可能最终利用人类情感的未知存在,其潜在的危险性和研究价值,都呈指数级上升。

接下来的几天,治疗在小心翼翼中推进。顾锦城以龙焱队长特有的坚韧意志,配合着一切或温和或艰难的测试。他虚弱的身体在宋墨涵和医疗团队的精心照料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力量。而意识层面的博弈,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他开始能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体内那个“镜像”的存在——并非具体的思维或声音,而是一种趋向,一种本能般的模仿欲望,如同水面下的暗流,时刻影响着他情绪的底色。当宋墨涵靠近,当她温柔地替他擦拭额角的虚汗,当她低声讲述着基地里发生的趣事时,他能感觉到那个“镜像”如同趋光植物,贪婪地汲取着她所散发出的温暖、平和与坚定。

一次,宋墨涵在协助他进行下肢肌肉复健时,因连日疲惫和精神高度紧张,脚下猛地一个踉跄,向前栽去。顾锦城几乎完全是出于本能,用尚未完全恢复气力的手臂,猛地揽住了她的腰,将她带向自己,稳住了两人的身形。那一刻,近在咫尺的四目相对,呼吸可闻,担忧、关切、后怕与一种更深沉的情感在彼此眼中激烈地流转。没有任何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监测屏幕上,顾锦城的脑波图瞬间被强烈的“保护欲”、“心疼”与“爱怜”所覆盖,峰值几乎冲破图表。而X印记的能量波纹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震荡起来,同步率飙升至85%的高点,并且维持了数秒才缓缓回落。它似乎在“贪婪”地吸收、解析着这种强烈、纯粹且非语言的情感互动模式,其能量反馈谐波呈现出短暂的“饱和”状态。

“不可思议……”秦薇盯着数据,喃喃道,眼中闪烁着发现新规律的兴奋,“它对这种高浓度、非符号化的直接情感共鸣,吸收和解析效率最高!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突破口,这可能是我们理解其学习机制的关键!”

夜幕下的誓言与信仰

晚上,宋墨涵推着轮椅,带顾锦城到隔离舱外间的巨大观察窗前,窗外是基地模拟出的浩瀚星空,星子点点,静谧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