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调整你的呼吸节奏。吸气,深长而缓慢,意念集中于丹田;呼气,绵长而均匀,尝试将体内的浊气和躁动的灵能一并排出……”宋墨涵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清晰、冷静,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能穿透灵魂屏障的安抚力量,仿佛她并非远在数千米之上,而是就跪坐在他身边,将温凉的手指轻按在他灼痛的额角。
顾锦城依言照做。他努力摒弃脑海中纷杂的念头——对未知敌人的忧虑、对牺牲战友的悲痛、对前路的迷茫——将意识彻底沉入体内那片因透支而变得混沌不堪的灵能之海。在宋墨涵精准如手术刀般的言语引导下,他开始以惊人的意志力,尝试去约束、梳理那如同脱缰野马般躁动不安的灵能,引导它们从狂暴的浪潮化为温顺的涓涓细流,极其小心地、缓慢地流过左臂受损、堵塞的经络与穴位。剧痛依旧如同跗骨之蛆,但随着那微凉的、带着独特治愈频率的灵能波动(源自宋墨涵远程同步引导的微弱共鸣)隐约出现,肌肉的剧烈痉挛和神经末梢的灼烧感,似乎真的得到了一丝丝的缓解。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尤其是在他身体与精神双重濒临极限的状态下。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的额角、鬓边滑落,混着血污和尘土,在他坚毅的下颌线上汇成细流。但他紧抿着薄唇,牙关紧咬,除了因极度克制而微微颤抖的指尖,没有发出一丝呻吟或喘息,将全部残存的意志力都倾注于执行她的每一个指令。
周围的队员们看着队长闭目凝神,仿佛与冥冥中的存在进行着无声的交流,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连呼吸都收敛了几分。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治疗,更是一种在绝境中,跨越生死界限的相互支撑与灵魂共鸣。
**\* \* \* \* ***
地面,前沿医疗中心,主控室。
宋墨涵紧盯着全息屏幕上代表顾锦城生命状态的各项参数曲线,看到那代表神经压迫指数的危险红色曲线开始出现小幅回落,紊乱的灵能波动频谱也逐渐趋于平缓,她一直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毫米。她能通过数据流的微妙反馈,隐约“感知”到他在另一端是如何拼尽意志力配合她的引导,那种全然的、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她心头酸软一片,同时也带来了更沉重的责任感。
这种超越常规物理距离的远程灵能疏导,其难度超乎想象。它不仅要求作为主导者的她拥有极其精湛的精神感应精度、深厚的医疗灵能底蕴,更需要接受者拥有钢铁般不可动摇的意志,以及对引导者毫无保留的、近乎信仰般的信任。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灵能反噬,对双方造成严重伤害。
“博士,指挥中心已根据顾队长传回的‘巢母’节点情报和最新环境扫描数据,初步规划出三条紧急撤离路线。”一名联络官的声音打破了主控室的寂静,“但三条路线均需穿越至少一道高强度能量乱流区或结构性不稳定塌陷带,风险等级均为最高。”
“详细报告。重点分析,哪条路线对重伤员,特别是生命体征微弱的‘影刃’队员负担最小?”宋墨涵立刻追问,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呈现的三条蜿蜒路径。
“A路线最短,但需要直接穿越一片刚刚形成的等离子乱流区,能量辐射会严重干扰维生设备。C路线结构相对稳定,但路径狭窄,有多处需要垂直攀爬,不利于担架运输。B路线……相对平缓,垂直落差小,适合担架行进,但需要绕行,距离最长,并且……需要穿过一片未完全探明的、活性未知的菌毯覆盖区。”
“菌毯活跃区……”宋墨涵低声重复,指尖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取B路线周边所有的历史环境数据,同时大脑飞速运转,将顾锦城刚刚传递回来的、关于菌毯在主节点被摧毁后活性出现周期性波动的零碎信息进行整合、推演。“根据顾队长反馈的节点能量衰减模型推断,该区域菌毯当前应处于‘惰性’或‘低活性’周期,其攻击性和感知范围会大幅下降。相比A路线的能量辐射对伤员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以及C路线的运输风险,B路线的菌毯威胁……是目前计算中,相对可控的变量。”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建议指挥中心,优先考虑B路线作为主撤离通道。我会立刻准备高浓度镇静剂雾化方案,以及加强型生命维持字段,最大限度保障‘影刃’队员在穿越菌毯区时的生理状态稳定,避免因生命波动刺激菌毯。”她的判断不仅基于冰冷的数据和逻辑模型,更源于她对地下那群人极限状态的“感同身受”——顾锦城和他的队员们已是强弩之末,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强行突破能量乱流或进行高难度攀爬,无异于自杀。她的决策,是在绝望中,为他们选择了一条看似迂回,却可能存有一线生机的道路。她迅速将详细的医疗辅助方案同步发送给指挥中心和顾锦城的战术终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 ***
地下,顾锦城的战术终端屏幕亮起,接收到了来自地面指挥中心的路线确认信息和宋墨涵附带的详细医疗评估与建议。他睁开双眼,长时间的灵能疏导让他眼底的血丝更重,但眸中的疲惫之下,是重新凝聚起来的清明与决断。
“采用B路线撤离。赵强,你带两人前出侦察,重点探测菌毯活性阈值,设置安全标记。林琅,保持最大范围灵能感知,优先预警任何非友方生命信号或能量异动。其他人,两人一组,负责一名‘影刃’队员,利用现有材料制作简易担架,确保转移过程中绝对平稳,避免任何可能的二次伤害。”他的命令简洁、清晰、覆盖所有关键环节。他没有丝毫犹豫地采纳了宋墨涵的建议,这种信任,早已超越了常规的上下级或医疗关系,是无数次在生死钢丝上并肩行走所淬炼出的、融入骨血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