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收图入袖,转身离去。
巳时三刻,三七旧铺门前聚起人群。
门楣上新匾已挂,墨字四字:“甘草断冤”。红花立于阶前,手中捧着一方木匣,内盛父亲生前印章。她抬头看向身旁人:“真要写这个名字?不怕招祸?”
甘草站在梯下,仰面看匾:“不是为我,是为后来人知道,冤能平,理可申。”
话音落,干姜背着药箱走来。他在柜台前站定,打开箱盖,取出三味药材:甘草、陈皮、茯苓。
“今日施药三味,不限量,不收钱。”他声音沙哑,“第一炉汤,敬亡者安息。”
百姓起初迟疑,片刻后,一位老妇上前领药。接着是孩童、药童、街坊……队伍渐长。
红花打开铺门,阳光照进尘封多年的大堂。她将印章按下,纸上留下清晰印迹。
午时,甘草回到府衙密室。
桌上铺开三件物证:账本残页、三七粉封袋、釉片。他以刀尖轻挑封袋内衬,发现背面墨线勾勒的并非完整地图,而是一处孤岛轮廓,标注“海藻”二字。再将釉片沿裂纹嵌入,太阳倒影恰好补全岛东侧海岸,其下小字浮现:“大会启于东海码头,距宫十里”。
他又取出航路印戳对照,确认船只皆由东莱渡口出发,终点为海藻岛西南浅湾。
“地点确凿。”他低声自语。
门外脚步响起,紫苏梗步入,手中持一份誊抄卷宗。
“我已经下令通缉所有与‘逆’字布条有关联的船户,并封锁东莱渡口。”他说,“但你一人前往,太过凶险。”
甘草将地图收进贴身衣袋,系紧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