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像是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沓文件,放在桌上。
“主任您看,这是杭州那家服装厂盖了公章的出货证明,这是小武签收的货运单,上面有快递公司的绿色通道印章。货已发出,凭证齐全,每一分钱都对应着即将送到孩子们手里的衣服。”
林主任拿起文件,仔细看了半天,最终长长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林枫:“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把我们这套老制度当成拼图在玩啊。”
林枫的表情却异常认真:“主任,我们不是在玩。我们是想让它,能继续转下去。”
他走出办公室,手机轻轻震动,是陈默发来的消息:“信号站2.0首单完成闭环,信息匹配成功率83%,物资-资金流转链路验证通过。”
夜色渐深,城市重归寂静。
处理完城管危机的张野,在“呼吸之间”的墙壁上,用粉笔一笔一划地贴上了第一张求助卡片:“云南昭通,三名下肢残障儿童,急需定制康复器械。”
他刚放下粉笔,口袋里的手机就剧烈震动起来。
是陈默发来的一张截图。
截图内容是本市一家知名企业官网刚刚发布的新闻公告,标题是“践行社会责任,我司决定捐赠100台儿童康复设备,定向支援市内合规注册的公益机构”。
同一时间,同一类需求,一个在绝望中求助,一个在高调中行善。
这巧合让张野背脊发凉。
他瞳孔猛地一缩,立刻拨通了陈默的电话,声音压抑着怒火:“马上给我查!查这家企业,看看它跟那个所谓的‘合规推进会’,有没有关系!”
陈默的效率高得可怕,十分钟后,一条信息回复过来,只有一个名字和一张股权穿透图。
母公司:青州社会治理发展有限公司。
瞬间,所有的线索都串联了起来。
深夜的互联网上,四个视频会议的窗口同时亮起,陈默、张野、赵子轩、林枫,四张面孔在各自的屏幕前都显得无比凝重。
空气安静得可怕。
最终,还是身处大山深处的林枫,目光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张被点亮的中国地图,那些零星闪烁的求助点和响应点,像黑夜里的萤火。
他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其他三个人如遭雷击。
“我明白了。他们不是反对我们救人,”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彻悟,“他们是反对我们……‘自己来’。”
话音落下,陈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自己亲手构建的“信号站”系统,那些流转的数据,那些被连接起来的善意,第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们的系统建立在现有的网络之上,高效、精准,却也脆弱。
如果对方的目的不是战胜他们,而是要夺走他们“自己来”的权力,那么,掐断信号,将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他的目光从屏幕上那些闪亮的光点,缓缓移向了地图上那些因为网络信号不佳而始终无法点亮的、广袤的灰色盲区。
如果有一天,这块屏幕黑了呢?如果信号,从源头就被切断了呢?
一个疯狂的,近乎异想天开的念头,第一次在他脑中破土而出。
要建立一个真正无法被掐断的连接,信号,或许不该只从云端发出。
它,必须从大地深处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