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我们不是接班人

校园公告栏前,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张印着烫金字体的红色通知,像一道刺眼的符咒,牢牢贴在玻璃橱窗最中央的位置。

“社会治理青年领袖培训班”——这个名头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而下面一行加粗的黑体字,更是让林枫的瞳孔猛然收缩——“第二届传承仪式”。

他死死盯着“传承”那两个字,仿佛能从墨迹里榨出某种陈腐的、令人作呕的味道。

那不是知识的传递,不是精神的延续,而是一种模具的交接,要把每一个棱角分明的个体,都压制成一模一样的、光滑无趣的制式零件。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意里没有半分温度,只有彻骨的讥讽。

他转过身,看向身旁的赵子轩,声音压得很低,却像淬了冰的刀子:“他们想把我们变成先驱,好让后来者安心听话。” 先驱,不是英雄,而是被摆在神坛上、供人瞻仰的牺牲品。

他们的反抗、他们的挣扎,都将被精心包装成“成长路上的迷茫”,最终以“回归正途”的圆满结局收场,成为教育下一批“领袖”的完美反面教材。

赵子轩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

他没有说话,但紧抿的嘴唇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他们都曾是那个“培训班”的一员,都曾在那座名为“精英摇篮”的精致牢笼里,亲身感受过那种温水煮青蛙般的窒息。

与此同时,在女生宿舍三楼的一个角落,阿静正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亮度调到最低,戴着耳机,反复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画面粗糙,晃动不止,拍摄地点似乎是某个职业技术学院的简陋礼堂。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旧T恤的学生,正用一口浓重的方言,表演着一出新编的《孔乙己》。

他没有穿长衫,只是在讲述自己如何投了上百份简历,考了无数次证书,却依旧被“优化”,被“毕业”。

视频的最后,他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嘶哑地喊出那句台词:“他不是懒,是系统不给他活路。”

这句粗粝的、不加任何修饰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阿静心中那层名为“体面”的薄膜。

她一直是个安静的、努力的“好学生”,习惯了接受,习惯了忍耐,习惯了将所有的不公与困惑都归结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但这一刻,屏幕里那个陌生人的绝望,与她内心深处的无力感产生了剧烈的共鸣。

她不是孔乙己,但她看到了无数个孔乙己的影子,在她身边,也在她自己身上。

她猛地合上电脑,宿舍里一片寂静,只有她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她抓起手机,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没有丝毫犹豫地拨通了林枫的电话。

“我想做点事。”电话接通的瞬间,她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不再假装接受这个世界。”

林枫握着电话,听着阿静决绝的声音,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又一颗火种被点燃了。

这股压抑已久的暗流,终于要汇成一股无法被忽视的力量。

“反传承计划。”赵子轩在他们的秘密据点——大学城外一家即将倒闭的旧书店里,用手指在积满灰尘的桌面上画出一个潦草的框图。

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我们不能硬碰硬,那正中他们下怀。我们要做的,是瓦解‘传承’这个概念本身的神圣性。”

他的计划很简单,却也极其大胆:通过加密渠道,向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无名读书会”成员发出征集令,让他们用最真实的声音,录下自己“我不接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