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会公司”的牌子,挂在了原元老院的门口。
木牌子换成了铁牌子,上面用法语和阿拉伯语还有中文写着“金沙会公司”,旁边挂着鲁迪和姆巴局长的合影。私兵们穿着新制服,站在门口站岗,比以前更精神了。
鲁迪真的按“公司规矩”办事了。他把元老会改成了“元老和董事会”,巴老当“荣誉顾问”,李老头(退休的会计)当“财务顾问”,保罗当“技术顾问”,每天开“元老和董事会议”,讨论“公司业务”。
“今天咱们讨论‘沙东市麦田扩建计划’。”鲁迪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手里拿着图纸,“我打算把沙东市的麦田扩大一倍,再修两条水渠,需要雇佣两百个工人,大家看可行不?”
“可行!”巴老第一个点头,“现在粮食够吃了,扩大麦田能多存点,以后跟部落做生意也有底气。”
“工人工资咋算?”李老头问,他现在重新管财务,比以前更仔细了。
“每天管三顿饭,再给半升麦子。”鲁迪说,“跟以前一样,多劳多得。”
大家都点头,没人反对。会议开得很顺利,比以前的吵吵闹闹强多了。
鲁迪还搞了“部门分工”:设了“生产部”,管麦田和工厂;“建设部”,管修路和建公寓;“安保部”,管私兵和巡逻;“教育部”,管学校和医院。每个部门设个“顾问”,都是从百姓里选的能干人。
“现在是公司了,得有规矩和章程。”鲁迪在元老大会上说,“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按劳分配,谁干得好,给谁发奖金——奖金就是新布料、新锄头,或者多给点粮食。”
百姓们都高兴。以前干活是“为了金沙会”,现在干活是“为了自己”,还有奖金拿,更有劲头了。沙东市的麦田扩建,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沙西市的工厂又造了五辆马车,比以前快了一倍。
鲁迪也真的没再“强买强卖”。他让人跟部落谈生意,按市场价换东西,部落首领们很高兴,主动把羊毛、羊皮送来,换麦子和锄头。他跟雇佣军和叛军打交道,只换急需的水泥和钢筋,不再逼他们,他们也客气了不少,甚至主动说“以后水泥优先给金沙会”。
“鲁迪这孩子,真长大了。”巴老跟陈默说,“以前还强买强卖,现在懂规矩了。”
陈默没说话。他看着鲁迪在“公司办公室”里忙——以前的元老院木屋,现在刷了白墙,摆了新桌椅,墙上挂着“公司章程”和“发展规划图”。鲁迪穿着西装,坐在椅子上,跟“顾问”们说话,像个真正的总经理。
他确实懂规矩了,可这规矩是他定的。“公司章程”里写着“董事长拥有最终决策权”,“发展规划图”上画着要把金沙会的地盘扩大到整个沙漠,甚至要在沙漠里建“金沙城”。
陈默去过一次“安保部”,看到私兵们在训练。他们不再是以前的亡命徒,而是请了杰克部队的教官来教,队列整齐,枪法精准。鲁迪给他们配了新枪,甚至还有两挺机枪,比以前的装备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