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刘巴指向一旁坐着一脸无语的林铤道:“正是之前听廷钰说的,我当初跟你现在的表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哈哈哈哈哈哈…………………”
廖立起一脸尴尬,还真没想到是林铤说的,他看林铤也就十六、十七岁的样子,或许只是见识有些不同,愣是没想到人那那是见识不同,根本就是见识远达,才学过人好不。
廖立对着林铤躬身一礼道:“是廖立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不曾想廷钰先生才学、见识远超常人,廖立以貌取人了,还望廷钰先生勿怪。希望有机会能常聆听先生教诲。”
【出自?战国时期?的道家典籍《鹖冠子·天则》,原文为“一叶蔽目,不见太(通“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林铤还真不习惯廖立一个比自己大的人以侍奉老师的方式对待自己,便道:“公渊先生,如若不弃,不如随我回去,待庄子修建完成,便交予公渊先生,这样也方便日后咱们促膝长谈。”
林铤见廖立此时被自己的剧透给折服,便趁机拉拢廖立加入自己起来。
廖立闻言笑着道:“故所愿也,不敢请耳!”
林铤和刘巴还有鲍隆都是心中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事情发展这么峰回路转。本来廖立已经拒绝了,没想到现在却因为这番操作下又答应了。
廖立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机会能够一展所学,答应加入林铤的小团体也是因为廖立不认为林铤这样对天下大势有如此见解的人才会愿意一直以白身的状态在这乱世生存下去,更相信以林铤的才能绝对不可能偏安一隅。但是,好像有可能廖立真的判断错了,林铤组建小团队更多的是为了自保以抵御荆州世家豪族的觊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廖立加入,随即林铤、刘巴等人和廖立又畅聊了一番。
廖立这时去突然说道:“廷钰先生,在下有一好友想将其拉入我们这个’庄子’。不过有可能还是有需要廷钰先生亲自走一趟会比较妥帖。”
林铤这时候也被廖立勾起了兴趣,遂问道:“不知公渊先生的好友是何人呢?”
廖立闻言便道:“吾之好友名为:王粲,王仲宣,才名可谓是自少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