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名派主张顺应崩解,认为这是得证大道的契机;
固名派坚决要求修复名相,视此为文明根基的崩塌;
超名派则倡导在无名中寻求真知。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忘言台"。一位破名派长老演示超越名相后的玄妙境界,其手段让在场修士匪夷所思;而一位固名派大能则泣诉千年道统面临的存亡危机。
无名之境
第五日,更深远的变化发生。随着名相持续崩解,一些修士开始进入"无名之境"。在这个境界中,万物回归最本真的状态,修行不再依赖术语概念,而是直指本源。一道横贯天际的无字真言显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今日起,当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玄黄界陷入认知革命。有些被名相束缚的修士道基崩毁,也有些突破名相的修士创出前所未有的修行方式。
破名真谛
危急关头,那个因识字不多而较少受名相束缚的杂役弟子小默,竟在无名之境中如鱼得水。他以最质朴的方式感知天地,反而最先领悟无名大道的真谛。
"大道至简,不立文字。"小默无意间的一句话,竟让狂暴的名相长河为之一静。
受此启发,刘镇东悟出"名相真谛"——名相如舟,渡后当舍。他不再执着于"破"与"固"的对立,而是引导各派在无名中寻找"大道至简"的真谛。
"执名则滞,舍名则通。"刘镇东的道音在名相长河回荡,"拒变则衰,应变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