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线索初现引猜测

“他们在测试新节点。”我说,“可能要传数据了。”

赵勇一拳砸桌,杯子跳起来。“还等什么?直接冲进去!”

“不行。”我看他,“我们现在冲,只能抓几个干活的。幕后的人不会在那儿。而且一旦惊动他们,换个地方我们就找不到。”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盯住。”我说,“他们用电,发信号,就会留痕迹。李悦继续追信号,记每次时间强度,画图。我要知道他们的规律。”

她点头,新建表格录数据。

“赵勇,你去安排便衣。”我说,“不要靠近楼,也不要拍照。去周边店问问,最近有没有陌生人租房,或打听这楼的事。特别是晚上进出的人,记车牌、长相。”

他皱眉。“这要花时间。”

“我们没别的选择。”我说,“证据太少,上报只会当误报。等他们动手就晚了。”

话没说完,李悦抬头:“我比对出来了。”

我们看屏幕。她把视频里的电力结构和西郊大楼施工图叠在一起,红线完全重合。

“变压器型号、电缆井、备用电源接口……全都一样。”她说,“就是同一个地方。”

我盯着图,脑子里想。

如果这是据点,那周雄要么是替身,要么已被转移。不管哪种,都有人能在警方眼皮下操作。说明两种可能:一是看守所有高权限内鬼,能改生物数据;二是我们抓的根本不是真周雄。

我走到白板前,拿笔写下三个词:周雄、屠夫、倒计时。

画线连接: 西郊大楼 ← 信号源 ← 电力供应 ← 皮卡发电机 ← 视频投放 ← U盘传递 ← 内部渠道渗透

再往上写: 黑脊会、外来组织、测试警方反应

最后在顶上写个问号:目标是什么?

“我们现在只有一条线。”我说,“一头是U盘,一头是那栋楼。中间缺很多环。但我们不能等全齐了才动。要一边查,一边布控。”

李悦看我:“你要我做什么?”

“继续监控信号。”我说,“一旦频率再变,立刻通知我。另外,试试能不能反向定位发射端,哪怕缩小范围也好。”

她点头,调出频谱分析模块,设自动捕捉异常。

赵勇穿上外套。“我现在就去。”

“记住。”我看他,“别打草惊蛇。只收集信息,不行动。”

他点头走了。

屋里安静了。

只剩风扇声和敲键盘的声音。李悦盯着屏幕,数据不断刷新。我站在主控台前,手插口袋摸到U盘。它很凉。

我想起“灰鼠”最后一次见我。

三个月前,深夜,城东加油站。他戴兜帽,右耳少一块——三年前被人咬掉的。他说:“他们开始清理旧关系网了,下一个就是我。”我让他撤,他摇头:“我还不能走,还有东西没给你。”

后来他给了我一组IP,指向境外服务器。靠那些线索,我们挖出了“黑脊会”和贩毒集团的钱路。

他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消失。

这一次,他连告别都没来。

但现在问题不在仓库。

我在地图上圈出西郊大楼。它在三区交界:北是老城,南是新区,西是城乡结合部。这里监控少,管网复杂,适合藏人藏设备。离主路远,车进车出不容易被注意。

这种地方,适合做中转站。

但如果只是中转,没必要装发电机,也不用频繁发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在那里等时间。

我在纸上写:他们在等十四天后。

倒计时不假。他们会做一件事。

不是杀人,不是抢劫,也不是爆炸。

他们要攻击城市系统。

可能是交通调度,也可能是电网,甚至是公安网络。否则不会选这个曾是“暗网联盟”联络点的地方——这里有未登记的地下光缆,能直连市政主干网。

我转身对李悦说:“帮我查件事。”

“你说。”

“过去一周,市局有没有收到西郊片区的异常报警?比如噪音、流浪汉、停电之类的。只要是那边的事,全调出来。”

她开始操作。快速敲键盘,设区域和时间。

几分钟后,一条记录跳出:

报警时间:前天晚上十一点十七分

报警人:张某,男,68岁,独居

内容:听到楼里有金属撞击声,持续三分钟,后安静

备注:疑似装修扰民,未派警

我看时间。

十一点十七分,正是巡逻组拍到皮卡停在楼后的时段。

“他们那时候就在里面。”我说。

李悦看我:“要不要申请调查令?”

“还不行。”我说,“我们只有线索,没有实证。申请要理由,我现在拿不出能让上级签字的东西。”

她不再说话,继续看屏幕。

我拿起对讲机:“赵勇,你在哪?”

“在便利店对面,刚问完老板。”

“有什么发现?”

“老板说,前天夜里听见隔壁有动静,像在搬东西。看见两个人从后门出来,一个扛箱子,一个拿工具包。没穿工服,也没挂牌。”

我握紧对讲机。“记下样子了吗?”

“大概说了。高个子,瘦,穿黑夹克;另一个矮些,戴帽子,右手有纹身。”

“纹身什么样?”

“看不清,只记得像个三角形。”

我心里一沉。

又是黑脊会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