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及信纸的瞬间,林枫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冰冷,那是体制内文件特有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质感。
这一个“林”字,重若千钧,既是警告,也是最后通牒。
他没有愤怒,甚至没有丝毫慌乱,只是将信纸缓缓对折,塞回口袋。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如流动的岩浆,繁华而喧嚣,却与他此刻所在的这间逼仄办公室格格不入。
他转身,在电脑上调出往届“青年公益孵化专项”的中标名单,一页页翻过,目光锐利如刀。
青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浦东新区国企联合发展基金、市团委直属创新中心……每一个名字背后,都站着一尊庞然大物。
他们“404信号站”,一群没有编制、没有背景的“野草”,想在这片精心修剪的草坪上扎根,无异于痴人说梦。
夜色渐深,信号站的四位核心成员围坐在狭小的会议桌前,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空气中弥漫着速食面的味道和一股淡淡的电子元件焦糊味。
林枫将那份名单投影在墙上,没有提那封密信,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终审最大的门槛,不是我们的项目模式,而是身份。‘独立法人资格’,这五个字,就是一道天堑。”
“那就是没戏了?”张野是个急性子,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水杯嗡嗡作响,“我们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网络,救了那么多人,到头来连个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常规路径,确实没戏。”林枫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躁动。
他环视一圈,看着兄弟们眼中交织的失望与不甘,一字一顿地说道:“所以,我们不走常规路。我们不‘申请’立项,我们去‘备案’。”
“备案?”老周,团队里最年长的定海神针,皱起了眉头,“这不一样吗?不还是要求爷爷告奶奶?”
“完全不一样。”林枫备案,是自上而下通知,是告诉他们:这件事,我们已经做了,而且正在做,现在只是按规矩来报个备。
我们不求他批准,只求他不禁止。”
一瞬间,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变了。
陈默,那个永远埋头在代码里的技术天才,猛地抬起头,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分布式授权!我可以立刻把信号站2.0的中心化后台,拆分成三十七个独立的区域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城市或社区,对外宣称只是‘个人发起的公益互助行动’,去当地的街道办或者社区委员会备案。体量小,不敏感,他们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公民自发的善举!”
“对!”张野的眼睛亮了,他一拍大腿,“我马上联系阿珍姐,发动咱们‘呼吸之间’项目的患儿家属。他们在全国十一个城市都有人,让他们同步去社区提交《邻里互助小组备案表》。事由就统一写:自发组织康复期儿童心理健康陪伴活动。这事儿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毛病!”
老周也反应过来,扶了扶眼镜,从一堆文件中抽出几张纸:“我这里有现成的模板,可以连夜修改。备案表里,特意引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居民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居民小组,依法开展自助和互助活动。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有人问起是否营利,就按我们一直以来的规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