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我们不是商品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林枫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足足半分钟,才终于敲下回车,将“萤火协议”的全部源代码推送到了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上。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共享,更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人性中那份微弱但从未熄灭的善意。

四十八小时,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机房里的空气混杂着咖啡、能量饮料和汗水的味道。

赵子轩的眼球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不断攀升的数字。

GitHub的星标(Star)数,一个代表着开发者认可度的虚拟符号,此刻却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破千了!”张野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

“三千!”

“七千!”

当数字跳过一万的那个瞬间,整个机房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这不仅仅是一万个星标,这是一万份来自全球陌生人的信任投票。

然而,真正让林枫感到震撼的,是后台地图上那些陆续亮起的、代表着新节点的绿色光点。

它们像黑夜里被逐一点燃的萤火,从国内顶尖高校的实验室,到某个社区的公共图书馆,甚至跨越重洋,在海外华人的服务器上闪烁。

每一个光点背后,都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自发地贡献出自己的计算资源,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去中心化的信号站。

两天时间,二百一十七个新节点,构成了一张跨越国界的守护之网。

凌晨三点,林枫的邮箱收到一份提交申请,是“萤火协议”的第一个优化补丁。

提交者的ID叫“阿凯”。

林枫点开他的个人主页,看到了一行简介。

“我延毕那年,靠着404信号站找到了线上的心理援助,是你们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现在,我用代码还债。”

林枫一言不发,将这份补丁合并进主干代码,然后在项目主页最显眼的位置发布了一条公告,置顶了阿凯的ID和那段话。

公告的最后,他只写了一句:“这里没有创始人,只有共建者。”

萤火燎原之势,也惊动了潜伏的猎食者。

赵子轩的私人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

对方自称是青禾资本的代表,语气温和而专业,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合作升级”方案。

“赵先生,我们非常欣赏404团队的情怀和执行力,”电话那头的声音彬彬有礼,“我们愿意提供一笔可观的资金,帮助你们进行品牌化运营。404这个名字可以保留,但日常管理由我们的专业团队接手。我们承诺,绝不将孩子们的求助故事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