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修士每日都会前来核验抄本,对错误之处进行批注。韩非子更是亲自前来讲解疑难条文:“‘连坐法’看似严苛,实则是为了让百姓相互监督,共同守法;‘分户令’看似拆散宗族,实则是为了打破灵田垄断,让更多人有机会致富。这些都是秦法‘兴利除害’的体现。”
宗室成员们围在韩非子身边,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问。当问到“为何秦法要抑制宗室特权”时,韩非子指着窗外正在操练的锐士修士:“秦法要的是‘天下为公’,而非‘嬴氏为私’。宗室若想长久,就必须与天下修士共进退,而非靠特权苟存。商君当年抑制宗室,正是为了让秦国更强,让嬴氏血脉延续更久。”
这些讲解让宗室成员们茅塞顿开。他们开始主动在抄本上添加注解,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秦法要义。嬴傒在“法统归一”章节旁写道:“法统非一家之私,乃天下之公,宗室当为表率,而非阻碍。”嬴成则在“明法”条文旁批注:“以前以为法是约束,如今才知法是保障,护守法统,便是护守宗室。”
抄本成卷表决心
一月期限将至,思过堂内堆满了抄写完成的帛书。嬴傒的百遍抄本整齐地码放在案头,每张帛书都金光流转,符文清晰,没有一处错漏,足见其用心;其他宗室成员的抄本也各具特色,虽不如嬴傒工整,却也透着真诚的悔意与领悟。
嬴政派李斯前来核验。李斯逐一翻看抄本,当看到嬴傒抄本上的注解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驷车庶长对秦法的理解,已不亚于法家修士。这些注解可编入《商君法篆释义》,供天下修士学习。”
嬴傒躬身道:“不敢当。只是抄写过程中略有感悟,希望能让更多人明白秦法的真谛。”
李斯将抄本呈给嬴政,嬴政翻看后,对前来复命的嬴傒道:“看来这一月的抄写,你确有收获。明日午时,在宗室大会上诵读你的抄本,让所有宗室成员都听听,什么是法统,什么是忠诚。”
宗室大会在宗正府的“聚贤堂”举行,秦国所有宗室成员齐聚一堂。嬴傒身着素色锦袍,手持抄本,站在堂中,声音洪亮地诵读起来:“法者,天地之规矩,修士之准绳……”
他的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大堂,抄本上的金光随着诵读声亮起,与堂内的“护法阵”共鸣。宗室成员们静静聆听,许多曾对秦法有偏见的人,在听到“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属籍”“灵田按功分配”等条文时,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年轻的宗室子弟则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显然被秦法的公平与威严打动。
诵读完毕,嬴傒将抄本高举过顶:“此百遍抄本,不仅是我的悔罪之证,更是宗室对法统的承诺!从今日起,宗室成员当以秦法为纲,以商君为范,有功则受赏,有罪则受罚,绝不再做动摇法统之事!”
“以秦法为纲!以商君为范!”宗室成员们齐声响应,声音震得聚贤堂的梁柱都微微颤动。
法统稳固铺新篇
宗室认错表忠心的消息很快传遍咸阳,百姓们纷纷称赞嬴政“罚当其罪,宽严相济”。曾经对宗室特权不满的寒门修士,在看到嬴傒自请惩戒、宗室认真抄写《商君法篆》后,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对法统的认同感更加深厚。
嬴政在法道殿召见嬴傒,看着他虽面色苍白(抄写耗费心神)却眼神坚定的模样,道:“你虽免了废修之罚,但西陲镇守之事,仍需宗室出力。你可推荐一位宗室子弟前往,朕会派锐士修士辅佐。”
嬴傒推荐了年轻的宗室子弟嬴腾:“嬴腾虽年轻,却军功卓着,对秦法忠诚,派他去西陲,既能历练,也能彰显宗室守边的决心。”
小主,
嬴政准奏,又道:“宗室之事暂告一段落,但法统的稳固,不仅要靠宗室守法,更要靠思想统一。吕党虽灭,但其散布的杂家理念仍在流传,仙门的虚妄之说也未彻底肃清。下一步,朕要彻底肃清这些影响法统的思想。”
韩非子接口道:“陛下所言极是。《商君法篆》有云:‘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思想不统一,法统便难稳固。当务之急是焚烧非秦法的杂家典籍,让天下人只知秦法,只信法统。”
嬴政点头,目光望向窗外咸阳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传令廷尉府,准备焚书事宜。凡非秦法的百家典籍,尤其是儒家《诗》《书》、道家《道德经》、墨家《墨子》等,一律收集焚烧,不留后患。”
嬴傒心中一凛,他明白,这是清算的最后一步——从人到思想,彻底巩固秦法统的地位。他躬身道:“臣愿率宗室子弟协助收集杂家典籍,以表宗室护法之诚。”
嬴政满意地点头:“好。你们刚悟法统真谛,正该参与此事,让天下看看宗室对秦法的忠诚。”
宗正府的抄本室里,嬴傒的百遍抄本被供奉在法龛中,帛书的金光与“护法阵”的符文交相辉映,成为宗室护法的象征。窗外的阳光洒在抄本上,将“法统归一”四个字映照得格外清晰。而在咸阳城外,廷尉府的官吏们已开始搭建焚书台,木材堆积如山,只待嬴政一声令下,便要燃起净化思想的火焰。宗室的认错表忠,为这场思想清算铺平了道路,秦法统的新时代,在惩戒与巩固中,即将迎来最彻底的统一。